|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文章來源:網上搜集 訪問3073次 2016-04-01 09:00:39 |
|
|
“641”,三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里蘊藏著一段悲壯歷史的結束,又孕育著另一段嶄新歷史的開篇。 2015年中國海綿鈦產量統計表中已無撫順鈦廠的蹤影。2014年撫順鈦廠以641噸海綿鈦結束了66年的生產歷史。1958年10月撫順鋁廠建海綿鈦分廠,成為我國第一家海綿鈦廠。撫順鈦廠從建廠到全面停產刻下了66年的時代烙印。 從撫順鈦廠的停產表面看,是我國鈦產能過剩所致,實際上問題應該是撫順鈦廠一直發展十分緩慢,在市場競爭中明顯處于下風。東北幾家民營海綿鈦企業后來居上,產能規模紛紛把撫順鈦廠甩在了后面,再加上體制、機制的原因,仍處在裹足不前的撫順鈦廠自然在買方市場的環境中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2015年,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主辦、寶鈦集團在寶雞承辦的鈦年會及鈦展會上,筆者搜尋參展企業,兩家老牌海綿鈦企業只剩下遵義鈦業“一枝獨秀”,撫順鈦業已經消失。滿目皆是后來居上的雙瑞萬基、朝陽金達等上新崛起的海綿鈦及鈦材加工企業。盡管與會鈦業人士對產能過剩帶來的艱難感到憂心忡忡,但參展現場琳瑯滿目的民用鈦產品、高端鈦制品、軍用鈦研究又讓人們看到了鈦的美好前景。 一面是產能過剩的憂心思考,一面是鈦景燦爛的發展展望。鈦產業發展的確給鈦業經濟帶來了迷惑與希望。迷惑的是我國第一家海綿鈦企業撫順鈦廠沒有抗得住市場的嚴寒,在2014年上半年生產641噸海綿鈦后結束了與鈦產業的緣分。展望的是我國鈦產業已進入到一個全新時代,真正成為了鈦工業大國,中低端、高端鈦產品在世界鈦工業上已有一席之地。產能過剩是代價,但產能過剩又逼迫催生了鈦產業要朝著高端邁進。 “641”是撫順鈦廠停產的終結符號(據悉,實際是倒下或者退出鈦工業的符號)。雖說,這是化解產能過剩中誰都不愿看到的景象,然而,市場規律就是這樣。過去如此,現在依然,未來照舊,有的企業“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的企業卻“日出江山紅似火”。 撫順鈦廠停產退出中國鈦產業時,朝陽金達、寶鈦華神、朝陽百盛三家東北海綿鈦企業卻迎著市場的逆風站立起來,而且發展理念各有所長。朝陽金達以精品小粒度產品立足于市場,成為西部超導的主要供應商,同時還與研究院所試驗探索鈦應用發展的新領域,目前已經喜見成效。 寶鈦華神立足自主創新,被寶鈦集團收購后已成為寶鈦集團的直接供應商,上下游緊密相連,增強了抵御市場的抗風險能力。 朝陽百盛在產品出口、資源把控上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下步在湖北仙挑海綿鈦項目建成后,其“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資源優勢必將提升其競爭力。 可以這樣說,撫順鈦廠停產退出鈦產業后,朝陽金達、寶鈦華神、朝陽百盛已成為推動北方海綿鈦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近3萬噸產量基本占據了2015年全國海綿鈦實際產量的“半壁河山”。 撫順鈦廠退出鈦產業時,國家還未實施供給側改革,未推出“三去一降一補”措施。641噸是撫順鈦廠為鈦產業健康發展作出的“犧牲”,而共計近3萬噸產能的朝陽金達、寶鈦華神、朝陽百盛則是促進鈦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盡管北方、南方海綿鈦及鈦材加工企業定會有在供給側改革、“三去一補一降”中停產、倒下、退出、重組、轉型,但相信這都是國家、行業、企業在主動與被動中對鈦產業自身發展的一次梳理。 撫順鈦廠“641”停產帶來的思考是我國鈦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陣痛,教訓十分深刻。“641”的停產結束又帶來了新生力量,因此,推陳出新、轉型升級是鈦產業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途徑,更是助推中國鈦產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的基石。
1
|
|
|
|
|
|
|